筑语是一个开放的建筑社区,旨在为建筑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建筑记录、发现与交流的完整体验流的公共平台。

在这里,有尚且不多的建筑条目在持续地积累。你可以像豆瓣标记书影音一样对建筑条目标记想法,可以对印象深刻的空间/立面/细部/草图/图纸……批图圈注记录,可以创建话题展开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发现,或者随意的浏览站内动态发现更多有趣的故事。

当然,如果你还有兴趣,欢迎加入贡献者队列为它添砖加瓦,让你珍藏的建筑案例以更详实的方式被更多的人看到 :)

欢迎到首页逛逛 https://www.zhuyu.xyz


一、mgt是个什么样的人?

来自河南、坐标上海,一个被题海战术+建筑学带歪了、却总想搞点奇奇怪怪东西的90后。

二、行业都快没了,为什么不觉得建筑学药丸?

你再看,草台班子不止建筑学一个。

三、你痛恨那些左右逢源、尤其是无底线改方案的么?

我痛恨无底线左右逢源本身,但好的方案确实需要经历磨难。如果一定要追责,那就是它以“建筑物”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会与人本观念冲突

四、既然Pinterest,Google,或者Archdaily三种适合建筑师的图片社区、搜索引擎、建筑媒体的形式,筑语好像在东拼西凑或者重复造轮子,它的意义何在?

很难想象在上面三个地方有“逛”的感受,可能当红的小红书更合适一些,但总归有铁打的厂商流水的笔记的易逝感,不知道哪天就找不到了。豆瓣的“豆列”已经很好用了,但对于建筑讨论来说还是不够直观

建筑足够复杂,复杂到需要专门的条目来进行记录,于是就有了筑语。在建筑条目下记录wiki一样的基本信息,并使得标记、讨论建筑像豆瓣一样“简单”,这就挺好。

五、目前觉得筑语最得意的地方是什么?最难的地方又是什么?

最得意的地方当然是评注功能了!它可以让你在图片上进行圈注、进而开展像素级的、精确直观的评论互动。详细介绍可以参见:
https://blog.zhuyu.xyz/archives/106/

至于最难,当下应该还是版权的处理。如果版权用于将传递链上的价值等比例的反馈给贡献者,那就好了。

六、如果有人抄袭、搬运、攻击、乃至面临关停的压力,你该怎么办?

在这个速朽的时代,彗星一击已是奢望,更何况长长久久。倘若一个东西真的有用,它总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,这就够了。

七、受过哪些启发和鼓舞?

除了一份长长的开源组件list和另一份短短的建筑资料站点,当然要感谢douban,感谢乐鼠无牙(2004-2024),感谢那些还坚持开源与无私分享的人。

八、你怎么看AI?

在被AI统治之前,享受这段短暂的人机和谐“时代”吧。

Snipaste_2024-06-25_00-44-09.jpg